新华报业网讯
4月28日,第二次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(小高考)成绩揭晓。记者采访发现,不少重点中学得4A等级的人数比去年的第一次“小高考”有了大幅度增加。
南京的一些名校,得4A的人数都比去年有所增加。其中,南师附中有452人获得4A,全A率占61.1%,各门学科均在B等级以上的学生人数占99.4%。金陵中学得4A的为310多人,一中为220多人,13中为160多人。有关人士分析,由于今年的物理、化学试卷相对较难,因此,文科考生得4A的难度要比去年大一些。
作为江苏省新高考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小高考”成绩引起各方关注。南京一中高二年级组长吕建林老师认为,“抓好各科,均衡发展,以不变应万变,自然会取得好成绩。”他认为,“小高考”好成绩的取得有“两忌”:一是平时光教知识点,考前临时突击让学生死背;二是挤占学生课外时间,甚至把语数外科目停下来专门应付“小高考”。老师应该注重平时,提高教学效率,在课堂上把学生吸引住,学生平时加强了理解,考前就轻松。
苏中某省重点中学今年得4A的人数比去年翻了一番,A级达标率超过59%,B级达标率在98%以上。该校校长表示,今年不少学校比去年考得更好,是因为各校都重视“小高考”了,也都想一次通过考试,让学生在高三时轻装上阵。随着经验的积累,各中学的教学会具有更强的针对性。他同时认为,“小高考”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导向作用已经显示出效果;如果学校过分追求“6A加10分”,学生的学习负担就会增加,因此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度。(任松筠)